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展会新闻

精铟海工自主研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时间:2017-05-11 11:10 来源:maping 点击:

在广州黄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港口,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对一座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进行着最后调试。如无意外,5月15日,这座平台将随着拖船从南沙港附近出发,3至5天后到达江苏盐城近海处,开始海上风电安装作业。

  这座平台的研发者,正是来自佛山的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铟海工”),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海洋工程重型机械装备开发与制造的企业,精铟海工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其中,该公司研发的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被评为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也是佛山时隔10年后再次拿到一等奖。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与国内风电产业的崛起,精铟海工将业务从海洋石油拓展到海上风电。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研发制造出国内第一座具备连续插销式液压升降系统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与常用的不连续升降系统相比,我们研发的连续插销式系统可使工期缩短一半。”精铟海工董事长李光远说。

  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近50%

  从事海工行业的公司通常选址海边,而精铟海工却落户在佛山南海狮山。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基本不自己生产。设计理念出来后,我们会在全球搜寻优质设备,做资源整合。然后委托佛山的金属加工厂进行加工。”李光远表示,选择落户佛山,看中的是佛山本土企业强大的金属加工能力。

  这样的选址特点,也使精铟海工被业内称为“佛山无影脚。”

  精铟海工规模并不大,在册员工仅103人。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公司,却成功打破国外的行业垄断,俘获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等一系列龙头企业的“芳心”,成为合作伙伴。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创始人雄厚的技术背景不无关系。精铟海工的创始人曾在海洋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研发。李光远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曾供职于广州文冲船厂,从事了17年的机械维修相关工作。而总经理吴平平曾经就职于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和招商局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我们这帮创始人属于技术宅,业内有什么技术难点,我们就想办法突破他。我始终相信,只要老老实实做事,技术方面始终会有收获的。”事实证明,李光远的想法是对的。2007年,精铟海工拿到了来自于中海油的第一笔订单——研发生产海上平台锁紧装置。

  “当时,锁紧装置的生产被国外公司垄断,我们并没有亲眼见过。只能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凭借自身技术功底,从零开始构思。因此,我们的设计方案是独一无二的,最后也获得了众人的认可。”这一次成功,坚定了李光远的想法: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专利。

  此后,精铟海工一直沿用这一模式,即主攻产品研发、调试、安装与售后,将生产与加工外包。因此,公司员工中近半数从事研发与技术。在海洋工程领域,精铟海工拥有17件国家发明专利、46件实用新型专利。

  成行业国家标准“第一起草者”

  如果说成功研制锁紧装置,是精铟海工进入海工行业的“敲门砖”;那么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的诞生,则进一步确定了精铟海工的行业地位。

  在实际操作中,当平台被运往海上指定作业地点后,平台的四条“腿”就会“插”入海底,起到固定作用。然后,升降系统会将重达一万多吨的平台提升至海平面上方指定高度,便于平台作业。“升降系统是整套平台最关键的一个灵动运动部件。之前这类系统都被国外垄断,当时我们做的是国内首创。”精铟海工财务总监陈凯欣说。

  为了成功研发出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精铟海工可谓是倾全公司之力。“这个项目2013年开始启动,投入了2000多万进行研发。”陈凯欣介绍,公司用了一年时间进行升降系统的研发,其中有大半时间花在了齿轮上。

  原来,升降系统的功能决定了其对材料的高要求。平台巨大的重量要求材料的刚性程度要高;而海上作业环境又要求钢材有一定的柔性与抗腐蚀性。

  “我们专门找到宝钢炼钢。每炼出一批钢材,就被拿去磨成齿轮,然后进行测试。有时候测试一段时间,齿轮就崩坏了,四五十万元就没了。”陈凯欣说,这个项目仅硬件的损耗花费就达到了5000多万元,而这种硬件的损耗还不包含在系统成本投入之内。“崩坏、重做;再崩坏、再重做,我们只能这样一遍一遍寻找原因,而后改进。”

  经过多轮测试,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多采用计算机模拟。而精铟海工却自己造试验机,来模拟平台安装。

  “产品只有用试验机测试过,我们才放心。”李光远直言,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试验机,大部分试验机造价过百万元,因而公司盈利大部分都投入研发。“目前全球并没有类似的试验机,因此美国船级社(位置 联系)还曾专门派人来精铟海工观摩,并采集数据。”

  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精铟海工的专业性逐步得到认可。该公司还作为第一起草人,与中国船级社合作制定海工装备产品的国家标准,逐步填补我国海洋装备设计制造标准的空白。

  抢抓海上风电业“黄金期”

  由于所属行业特性,精铟海工客户群体主要为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的下属公司,对客户依赖性太强。以2014年为例,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在90%以上。加之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精铟海工决定将业务拓展至海上风电安装维护平台的建造、运营及服务。

  在南沙港附近停泊且即将前往江苏的KOE—1号,正是精铟海工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与其他平台不同,koe—1采用的是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也是国内首创。

  李光远介绍,业内常用的不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上升速度约为8米/小时;而可连续式升降系统的上升速度为12米/小时,相当于过往的1.5倍,有效提升了平台的海上作业效率。

  当被问及为何要研发这套系统时,李光远直言:“我们是创新型的,不愿意去拷贝别人的东西,我也希望别人不要拷贝我的。”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风电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达500万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达4200亿千瓦时以上,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目前国内类似koe—1的平台仅有不到5座,而据我估算,这类平台在国内的需求量为30到50台之间。”李光远称。

  与过往出售设备的模式不同,精铟海工采用出租的模式来盈利。陈凯欣算了一笔账,如果将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出租出去,仅用4年时间就能收回成本。而一座平台的使用寿命为25年。“国内现有的作业平台数仅能满足六分之一的市场需求。因而,现在主流看法是该行业还有十年的‘黄金期’,我们预估企业发展至少有3到5年的‘黄金期’。”

  看中风电行业的前景,精铟海工加快了进军风电市场的步伐。李光远透露,koe—2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当中,将于明年问世。相较于koe—1,koe—2自带动力,不需要拖船牵引。此外,koe—2自带的绕桩吊可承重1200吨,乃国内第一。

  对话

  精铟海工董事长李光远:创业是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国企工作了17年,李光远跳出体制,与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创了精铟海工。“我们就是一帮‘技术宅’,满怀激情。只想成立一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打破国外长时间的技术垄断。”

  从锁紧装置、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到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李光远及其团队多次炼就全国第一,可他们从未停止前行的步伐,将大部分盈利投入了研发。“静下心来,专注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最好捷径。”李光远说道。

  南方日报:你在采访中称自己是“技术宅男”,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另一种层面的“工匠精神”?

  李光远:是的。现在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到市场上一些爆款产品就“一哄而上”,进行模仿抄袭。这种行为不可能持久,就算给他们一大笔钱,也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在我看来,从事任何行业都没有捷径,需要静下心来踏实干事。就像小米一样,它跨界做插头、电灯、电饭煲,都做得很好。所以有些事情只是看上去很难,其实并不难,关键是你的思维方式跟上了没有。

  南方日报:据了解,海洋工程行业的准入门槛高,过往大部分技术由国外企业垄断,你们是如何从中找到突破口的?

  李光远:确实,我们一入行就面临着国外企业的竞争。但是我们是一个特别尊重知识产权的公司,公司所有设备没有一个是拷贝国外的,只能自己很笨地去做试验机,反复实验,不断从失败中获取经验,然后才能研发一些可以与国外企业pk的产品。